谁来掌舵娃哈哈?

Oct 27, 2025 IDOPRESS

上周,宗馥莉以宏胜饮料集团总裁身份重回娃哈哈集团。同时,宏胜系继续使用“娃哈哈”品牌已经板上钉钉。

经过40多天的博弈,宗馥莉与娃哈哈集团达成了某种共识,相关争议逐渐平息。这背后究竟发生了什么,外界无从得知。

不过,这又给外界留下了一个悬念,谁来执掌娃哈哈集团?

二度回归

上周,宗馥莉回归娃哈哈集团的消息热传,10月25日登上百度热搜之首,再次体现出娃哈哈和宗馥莉的高关注度。

半个月前,宗馥莉辞任娃哈哈集团董事长、董事及法定代表人等职务,并通过公司董事会、股东会等相关程序。消息披露后,业内外一时哗然。

自公司创始人宗庆后去世后,宗馥莉接手娃哈哈集团,正式掌舵1年有余。尽管她交出了2024年销售收入约700亿元的亮丽成绩单,但在人事、产能及渠道等方面的调整变动中频频引发舆情,这些负面效应几乎掩盖了其年度销售成绩单的亮眼表现。

今年9月,宗馥莉拟辞职的消息就已开始流传,与此同时,其启用“娃小宗”品牌另立门户的消息沸沸扬扬,“娃小宗”凝香乌龙茶的实物产品图出现在互联网上。

为独立发展,宗馥莉团队为“娃小宗”布局知识产权:不仅申请注册覆盖45个品类的商标,还申请注册“娃小哈”、“宗小哈”等多个防御性商标。

10月11日,娃小宗的官方微博账号认证完毕,其认证主体为宏胜饮料集团;截至目前,该账号已拥有粉丝1.8万人,这一度被解读为品牌启动前所做的铺垫之一。

宗馥莉为“娃小宗”定下2026年300亿元销售目标,几乎是2024年娃哈哈集团销售规模的4成。

不过,40多天的纷纷攘攘终于过去,宗馥莉重回娃哈哈集团,“娃小宗”或成了“弃子”。

据多家权威媒体报道,此次宗馥莉是以宏胜饮料集团总裁身份回归。目前尚未有娃哈哈集团的公开信息。

此前,她已退出公司管理层和决策层,但她依然是娃哈哈集团的股东(持股比例为29.40%),享有公司的财产权等权利。界面新闻报道称,目前娃哈哈集团职工持股会中,股东仅有宗馥莉(持股比例为24.60%)。如若属实,叠加其个人持股比例,宗馥莉合计持有公司54%股权。

同时,她在集团人事上有着较强控制力,宏胜饮料集团前法务部长许思敏,已被任命为娃哈哈集团总经理。加上宏胜饮料集团承接娃哈哈集团部分产品代工及销售业务,宗馥莉在娃哈哈集团依然有着较大影响力。

商标风波或已解决

宗馥莉二度“回宫”,与《甄嬛传》里的甄嬛回宫颇有几分相似,这不仅来自于自身的谋划,同时极有可能是内部各方妥协的结果。

今年2月,宗馥莉主导将387件娃哈哈系列商标,由娃哈哈集团申请转让给杭州娃哈哈食品有限公司(宗馥莉持股比例为51%),后被国资股东发现并及时制止。

自公司创立以来,娃哈哈系列商标,一直是娃哈哈集团的核心资产。经品牌评估机构GYBrand评估,2024年其品牌价值为911.87亿元。

针对事件严重性,娃哈哈集团9月再次公开强调:根据公司股权结构,“娃哈哈”系列商标的使用,必须经公司全体股东一致同意,否则任何一方均无权使用。全体股东则是指杭州上城区文商旅投集团、宗馥莉以及娃哈哈职工持股会。

由于“娃哈哈”系列商标转让中途折戟,宗馥莉启用“娃小宗”品牌,试图打破商标使用僵局。

不过,一个快消品新品牌的建设、推广、营销以及渠道,均需要长时间的市场沉淀,“娃小宗”推广受阻,很可能是来自经销商们的不信任。

娃哈哈前高管、现任宗师傅饮料总裁赵方宸受访时表示,今年宏胜系向经销商收取保证金的难度增大,很多省份仅完成2成。

如果经销商交了保证金,最终收到的货却是“娃小宗”产品,那么其在市场开拓、渠道建设以及营销推广方面的成本投入无疑是巨大的。

来自于经销商群体的强烈反应,或让事情很快有了转机。

据财经网及第一财经等媒体报道,10月23日晚间,宗馥莉控制的宏胜系已向经销商下发通知,宏胜系在2026年将继续使用“娃哈哈”品牌。同时,已有山东娃哈哈经销商向媒体证实了该消息的真实性。

娃哈哈系列商标得以恢复使用,间接说明娃哈哈集团内部各方经过40多天的反复博弈后,或已握手言和。

随着商标风波尘埃落定,娃哈哈集团已决定在11月召开2026年度全国经销商大会。

谁将执掌娃哈哈?

宗馥莉的回归,是否再次由她来掌舵娃哈哈集团?截至目前,公司尚未公开回应,董事长之位悬而未决。

宗馥莉过去曾同时担任娃哈哈集团董事长兼总经理,且经营着自己实际控制的宏胜饮料集团,构成同业竞争问题,此前的辞任或是为了解决这一弊端。

按照相关规定,她未来可能无缘董事长之位。

除非经公司董事会和股东会一致同意且符合相关法规,宗馥莉才有可能重返董事长之位。从目前情况来看,概率似乎并不大。

在宗馥莉执掌的1年多时间里,她主导在公司人事、产能以及渠道等方面推进改革,带来不小的“负面效应”,这是追求平稳的国资股东不愿意看到的。

宗庆后在世时,凭借怀柔策略在各个利益方之间游刃有余,不仅在外部左右逢源,在内部更是有着强大的影响力,其富有人情味的管理故事广泛流传。

宗馥莉接手后,推行制度化、数字化以及标准化管理,个人刚性治理风格,没有在内部给予缓冲期,尽管提升了运营效率,并未获得如其父在公司的影响力。

更重要的是,她所面临的快消品市场环境已经相当严酷。

华润饮料、农夫山泉以及行业新势力元气森林等攻势凶猛,既在价格上无限内卷,又保持快速的产品迭代节奏。在激烈的竞争中,娃哈哈已经不起半点折腾,亟需通过稳妥的经营战略实现稳定发展。

在国资股东看来,娃哈哈集团需优先提升经销商信心、修复品牌,并依托自身扎实市场基础改善产品结构,实现资产保值增值。

宗馥莉的经营策略偏向激进,而国资股东更注重企业稳定发展。或许,双方经过一番博弈后,最终达成了某种妥协:无论未来谁来执掌娃哈哈,核心原则都是不能让这个千亿品牌的价值继续稀释。

(责任编辑:zx0600)

返回顶部
华北新闻网是京津冀晋蒙地区权威新闻门户,每日更新北京、天津、河北、山西、内蒙古最新时政、经济、民生、社会热点。提供深度报道、突发事件追踪及便民服务,打造华北地区专业新闻资讯平台。

© 华北新闻网

隐私政策